咄咄薰风梦已灵,手提孤注竟逃盟。 南冠入海五百客,北旆归燕七十城。 自信丹心终徇国,只惭白面不知兵。 二爻无遁公知否,底事吴门变姓名。
诗句输出: ``` 咄咄薰风梦已灵,手提孤注竟逃盟。 南冠入海五百客,北旆归燕七十城。 自信丹心终徇国,只惭白面不知兵。 二爻无遯公知否,底事吴门变姓名。 ``` 译文输出: ``` 猛烈的东风已经唤醒了梦境,我带着最后的努力试图逃避。 南方的帽子被海水吞没,北方的旗帜回归燕京。 我深信自己的忠诚终将得到国家的回报,却因为不懂军事而感到羞愧。 公是否知道这一切,为何吴地的门徒改名换姓呢?
江南四忠节国之纪也歌以哀之 【注释】江南:指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由南朝宋、齐、梁、陈四朝所统治。四忠节国:指宋朝灭亡之际,文天祥等四位忠臣殉国而死。 【赏析】诗题中的“四忠”指的是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四人,他们都是宋末的忠诚大臣,在元朝入侵时选择坚守国家,最终为国捐躯,因此被称为“四忠”。 同时人物今犹昨,只有先生死朔方。 【注释】朔方:古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北部一带
江南四忠节国之纪也歌以哀之 谁把南牙压武夫,到头还似二公无。矢心海上逃秦爵,努力山中匿赵孤。赤羽星沈迷辇凤,红旗风劲逐樯乌。三神杳眇人何在?留取丹心付董狐。这是南宋时期的诗人唐泾的《江南四忠节国之纪也歌以哀之》中的诗句,表达了一种忠诚与坚守的信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希望。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谁把南牙压武夫,到头还似二公无。” 通过对比南岳将军的威武与汉末两位名将的英明,来表达忠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