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相浮合渺漫,杖藜翘首得遐观。 只应台上开阊阖,便觉银潢到耳端。
【释义】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仁风台远望的景象。 “天水相浮”四句是第一层,写登高远望。这四句诗大意是:天空和水波相接,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好像与云霞相浮合在一起一样渺茫;我拄着拐杖翘首远眺,只见那高台耸入云端。 “只应”八句为第二层,写想象遐想。这八句诗大意是:这座高台应该正是传说中的阊阖门吧,它一定就在天上;我遥望那银潢银河从脚下穿过耳畔,便感到仿佛真的到了天上。 【注释】①仁风台
注释: 天水相浮合渺漫,杖藜翘首得遐观。 天水相浮合渺漫,指天空中的云和水中的波纹相互映照,形成一幅辽阔的画面。 杖藜翘首得遐观,指诗人拄着拐杖,仰头远望,仿佛能看见遥远的景物。 祇应台上开阊阖,便觉银潢到耳端。 祇应台上开阊阖,指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打开阊阖宫的门。 便觉银潢到耳端,指感觉好像银河都流到了耳朵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 凤凰在花草中栖息,四季都是新的。台树荒芜,痕迹已经消失。只有清虚的景色最辽阔,把风和月完全交给闲人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凤来表达诗人对清虚世界的向往之情。首联“凤栖花草四时新,台树荒凉迹已陈”描绘了凤凰在花草中栖息,四季常新的美丽景象;而台树则显得荒凉,痕迹已经消失。颔联“惟有清虚最寥廓,尽将风月付闲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虚世界的向往,认为只有清虚的境界才是最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