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祚文皇德,元成雅道施。 纳忠裨阙政,偃革致昌期。 宴喜刀方解,人亡鉴遽隳。 数行遗奏在,犹可动神祗。
【注释】 奉和御制读唐书 奉和:指臣下奉命写诗或文。御制:皇帝的制书,皇帝对臣下的诏令、指示等。读:阅读。唐书:唐代的书籍。元成:即“元始”之误。元始:西汉王莽时改汉为新朝,建立后,封刘氏宗室为王,称元始王。这里指东汉光武帝刘秀。雅道:高雅的治理方法。纳忠裨阙政:纳谏匡正国家政治。偃革致昌期:使天下太平,国运昌盛。偃:息。革:古兵器名。古代以铜为兵,因以“偃”为止息之意。致:招致,使到达。昌期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哲辅延清问,元和致治平。 - “哲辅”、“延清问”:指的是贤明的辅佐者和对朝廷政治清明的询问。 - “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 - “致治平”:实现国家的治理和太平。 2. 从人成庶务,求瘼济群氓。 - “从人”:跟随众人。 - “成庶务”:完成各种政务。 - “求瘼”(miào):寻求百姓疾苦。 - “济群氓”:救助民众。 3. 务远能无怠,求材可倚成。
【解析】 此诗是唐玄宗为张说所写的《奉和御制读唐书》所作的一首七律。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共六对七言,节奏感强,音调和谐悦耳。“贤哉段忠烈,振迹自邠宁”,赞扬了段秀实的刚正不阿、勇于担当的品质,赞其为国为民,忠诚耿直的高尚精神。第二联:“动必怀刚毅,何尝废典刑”,“动必怀刚毅”,指他为人处事都表现出刚毅果断;“何尝废典刑”,意为他从不忘记自己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品格。第三联:“英规方贯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