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西风马力生,折胶时候正凄清。
功名未立头空白,却忆金徽万里行。
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
相关推荐
注释:原野上西风吹起了马的力气,正是折胶的时候,景色显得格外凄清。我还没有取得功名,心里头一片空白。却想起了金徽万里行,那时我已经在边疆上度过了许多个日夜。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顾和对功名未立的遗憾之情。前两句描绘了秋风吹动的原野景象,以及自己未能取得功名时的心境。后两句则回忆了曾经的辉煌岁月,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已非。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咏史抒怀之作
亭皋危叶乍经霜,过尽惊鸿落吹长。 闲上层楼待初月,方壶残漏下三商。 注释: 亭台之上的草木由于刚经历寒霜而显得格外脆弱。 飞过的雁群掠过长空,留下了长长的轨迹。 我登上楼台眺望天空,等待第一缕月光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夏竦的作品《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中的一首。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心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注释】 萤光照水星星度:指秋夜,萤火虫发出的光芒在水面反射。 雁阵横空字字移:指秋天的雁群从空中排列成阵形,一字一字地移动。 玉阶烟叶动轻飔(shī):玉石台阶上飘起的烟雾,轻轻摇曳着微风。 【赏析】 《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是诗人晚年的作品之一,共十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以“秋兴”为题,描写了深秋季节,草木摇落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此情景的感受,表达了对时序更迭,岁月无情的感慨。
【注释】太师相公:指杨国忠。苑树:宫中的树丛。残蝉:秋末鸣叫的知了。远愁:离别家乡时的忧愁。懒将衰鬓照清流:形容自己年老体衰,无心梳洗,头发散乱如霜。东园:杨国忠所建私邸,在今四川成都西门外,是杨氏家族园林。寒蔬:冬天种的蔬菜。学灌寒蔬备晚秋:“学”字下用逗号断句,表示学习种植蔬菜以备晚秋食用。 【赏析1】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写事,尾联抒情。前两联描写景物和人物,都紧扣“归”字。首联写景
水榭凉生暑气销,疏萤点点漏迢迢。 明河案户苍龙转,只有匏瓜缀碧霄。 注释:在水榭中感受到清凉的微风已经消散了夏日的暑气,稀疏的萤火虫在天空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在传递时间的流逝。明亮的银河在天幕上静静流淌,宛如一条巨大的青龙在转动,而夜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悬挂在天际的匏瓜,它们在星光下熠熠生辉,宛如点缀在无边的碧空之中。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
这首诗是诗人与太师相公在初秋时节的聚会中所作的诗,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沉沉池阁乍凉天:池塘边的阁楼突然感到凉爽起来。沉沉,形容天气凉爽的感觉;池阁,指池塘边的楼阁;乍凉,表示突然变凉的意思;天,天空。整句诗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池塘边的阁楼突然感到凉爽起来的景象。 坐爱莲薰夜不眠:我喜爱莲花的香气,以至于夜晚难以入睡。坐爱,表示喜欢的意思;莲薰,指莲花散发的香气;夜不眠
【注释】相府:宰相府邸。西湖:指杭州西湖美景。珠履:指穿珠履的官员们。苍苔:青色的小石子。白头:指白发老人,比喻年老的人。抽毫:提笔作诗。逐上才:追逐文学上的才子。 【赏析】这是一首咏叹时事、表达感慨的七律。诗人借咏秋兴以抒怀,抒发了因政治失意而对现实的失望之情。首联写宰相府邸秋日宴会之盛,颔联写老臣们奔走无门、不能施展抱负,颈联写诗人自况,尾联写世态炎凉。全诗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的内容: 1. 遥思汉阙雨新晴:这句表达诗人对汉朝宫殿在雨后初晴的景象的遥远回忆。"遥思"意味着通过想象而非亲身经历去回忆,而“汉阙”则特指汉朝时期的宫殿建筑。"雨新晴"描绘了雨后天空放晴的景象。 2. 天际微云夕吹生:这里描绘的是傍晚时分天空中的云彩被晚风吹拂而生的景象。"天际"指的是天空的边界。“夕吹" 指的是夕阳下吹来的风。 3.
以下是对《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逐句的详细释义: 1. 河汉西倾火渐流: - 河汉西倾:黄河的支流黄河水向西倾斜流淌。这里用“河汉”指黄河,暗含秋天的凄凉景象。 - 火渐流:火焰逐渐蔓延。这里的“火”象征着秋天的热烈与生机。 2. 露华微冷透轻裘: - 露华微冷:早晨的露水微微带寒,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 透轻裘:轻裘(即薄衣)被露水打湿后,透出一丝凉意。 3. 何当弄凤随惊吹: - 弄凤
这首诗是和太师相公的《秋兴十首》之一。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彤管少文堪约史,霜戈无艺可防边。 彤管,指笔,这里用彤管比喻才华横溢的文臣。少文是指年轻的文臣。彤管少文堪约史,意味着年轻有为的文臣可以胜任历史记录的工作。霜戈无艺可防边,霜戈指的是兵器,无艺可防边意思是没有技巧的人无法防御外敌。霜戈无艺可防边,意味着没有技巧和能力的兵将不能保卫边疆。孟诸苍莽平台远,孟诸是一个地名,这里用来象征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