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溪桥梵宇新,那知陌上涨红尘。 老僧苦要题名姓,不道林泉皆故人。
【注释】 过:经过。三绝:指《留别》、《送孟郊》和《赠崔纯亮》。拉(lá)舍弟:指李商隐兄弟中的李商隐。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是作者在赴任梓州期间,经庄严寺而作的。 “十里溪桥梵宇新”,首联点出时间、地点和环境,为全诗定下了宁静肃穆的基调。夏日,阳光灿烂,晴空万里,诗人漫步在通往寺庙的十里溪边的小路上,远远望去,一座座新建的佛教建筑掩映在一片绿荫之中,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注释】 ①过:拜访,访问。②支离:身体衰弱,行动迟缓。③幅巾:用布做的头巾。④芒屩(jiāo):草鞋。⑤竹阴:指绿竹成荫的地方。⑥禅床:打坐时用的垫子。⑦榻风:指打瞌睡时的凉风。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病愈后,在友人拉舍弟同访庄严寺途中。诗人在山路上行走,见沿途风景,触景生情,即兴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病起”是全诗的缘起。诗人因病而起,身体虚弱,行动缓慢。“倚瘦筇”
【注释】 机杼声:指纺织机的嗡嗡声。禾稻肥,指庄稼长得好。畴瓜区芋:指田间的瓜地和芋头地。成畦:长成的菜园子。边城:指边疆地区。息鼓鼙:停止战鼓、战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边前,送舍弟拉舍到庄严寺时,僧人要求他写的诗。诗中描绘了夏日农田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国事的关心和忧虑。 第一句“机杼声中禾稻肥”,写农妇在纺织机的嗡嗡声中辛勤劳作,收获的庄稼又肥又好。第二句“畴瓜区芋绿成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