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何岩岩,生在孤高处。
能鸣月下风,更入云闲路。
云汉何渺茫,远过衡山阳。
松风上河汉,高韵落三湘。
和李自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青松何岩岩,生在孤高处。
能鸣月下风,更入云闲路。
云汉何渺茫,远过衡山阳。
松风上河汉,高韵落三湘。
注释: 青松何岩岩,生在孤高处。 青松挺拔高峻,生长在偏僻的高处。 能鸣月下风,更入云闲路。 它能够在明月的照射下发出悦耳的声音,还能深入云雾中自由地漫步。 云汉何渺茫,远过衡山阳。 银河多么广阔渺茫,远远地横跨在衡山之上。 松风上河汉,高韵落三湘。 青松的风吹过银河,悠扬的歌声传遍了三湘大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青松在月光照耀下的雄姿英发和高亢的歌唱。诗人以“青松”为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全诗的意思和思想情感,然后逐句分析赏析。 “我有金玉交”,金玉交:比喻夫妻之间情意深厚、坚贞不渝。“家在临流处”,临流:靠近水边。这里指作者的住所靠近流水。“秋来诗更清”,清:清高。“吟喉饮风露”,吟:吟咏,即吟诵。喉:喉咙。《诗经•小雅•采薇》:“我心伤悲,念我独兮……我心匪鉴,不可休兮……”,“饮风露”即吟诵《诗经》,以抒发内心的情感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1. 和李自明:这是诗人在回应或对答一个名叫李自明的人,表明这首诗是与某人的通信或对话。 2. 病叟相逢恨不早:这里的“病叟”指的是诗人自己,而“相逢恨不早”表达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情感。诗人可能因为健康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见到李自明,因此感到遗憾。 3. 蒹葭敢比瑶林好:蒹葭和瑶林都是美丽的自然景色,但在这里,诗人通过比较来表达自己的谦虚,认为自己无法与李自明相比
【注释】 自明多奇辞,更为奇怪歌。好共卢仝骑绿耳,吟哦直上昆仑坡。更令张旭辈,醉中挥笔书嵯峨。安用呼老子,两脚跨橐驼。 有命得坚疾,无术除沉疴。一从水木迭用事,肺为废物囚网罗。而况小暑之后有初伏与大暑,更添热厉兼昏魔。 骨闲赫赤炭丸走,皮上烘炙铁手摩。有时一屋之内但觉汤火近,不辨镬与锅。手持匕箸腹先胀,酒到喉咙颜已酡。青黏漆叶无所用,鸟伸熊顾其奈何。 五脏孰云可湔洗,百骸终恐生虫窠
和李自明 拟之于经辅之友,精讲明辩相切磋。 君虽病肝,其心可用教。 我虽病肺,心亦不自阿。 日夜思索,已矣老矣,所学亡失多。 注释: 拟之于经:比喻为经书作注解。 辅之友:辅佐之友,指老师、学者。 精讲:详细讲解。 明辩:明晰辨析。 切磋:互相讨论。 病肝:比喻身体不好,不能胜任工作。 病肺:比喻身体不适,不能专心致志于学问。 自阿:自己满足,不求进取。 日夜:形容时间之长。 矣: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