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成名地已尊,徘徊五十始乘轩。 官同长孺宁居后,疏似王阳独上言。 道气郁纡灊岭秀,词源浩瀚峡江浑。 研朱共较公孙策,坐觉文风似建元。
【注释】: 1. 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指在科举制度中,考生进入内宫参加考试,同时有同考官的唱和之作。 2. 早岁成名:早年便已声名显赫。地已尊:地位已经尊贵。 3. 徘徊五十始乘轩:《汉书·王吉传》载:“王吉年五十二,始仕为郡中小吏,后四十一年,始得察举孝廉。”王吉五十岁才开始做官,因此“徘徊五十”。 4. 长孺:西汉丞相萧望之,字长孺。宁居后:宁愿位居其下。 5. 疏似王阳
【注】《唐才子传》:“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贞元十六年登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未得还家意不忙,日斜人散傍修廊。 白头已向新吟懒,青眼相逢旧话长。 高阁无声沉昼漏,侧门有路想天章。 闻公自谓忘怀者,今日情怀岂易忘。 注释:未能回家的心情并不急于返回(意:我还未得到归家的许可,因此不能急着离开),太阳偏西了,人们散去(意:时间已经到了傍晚),在廊下闲逛。头发已经花白了(意:年纪大了)
【注释】 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指唐玄宗时,由中书舍人、门下省给事中、御史中丞等官员组成的考试机构,负责科举取士的考试工作。 明光寓直偶然同:指明光宫(在今北京)中值时与同僚一起吟咏作诗的情景。 八百儒衣度汉宫:八百里加急,形容书信迅速。汉代宫中多用锦衣裹书,故称。此句言考试院的官员们穿八色官袍,从汉宫来参加考试。 下笔春雷从地起:写考试开始时的热闹场面,比喻考生们一挥笔就像雷声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