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寓直偶然同,八百儒衣度汉宫。
下笔春雷从地起,举头帝座在天中。
条陈不啻三千牍,品藻今惟六七公。
况是篇章容易得,好令编集附唐风。

【注释】

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指唐玄宗时,由中书舍人、门下省给事中、御史中丞等官员组成的考试机构,负责科举取士的考试工作。

明光寓直偶然同:指明光宫(在今北京)中值时与同僚一起吟咏作诗的情景。

八百儒衣度汉宫:八百里加急,形容书信迅速。汉代宫中多用锦衣裹书,故称。此句言考试院的官员们穿八色官袍,从汉宫来参加考试。

下笔春雷从地起:写考试开始时的热闹场面,比喻考生们一挥笔就像雷声轰隆,气势磅礴。

条陈不啻三千牍:意思是考生们的论文像堆积如山一样,不下于三千卷书。

品藻今惟六七公:这里指主持这次考试的主考官,只有六七位而已。品藻,考核评定。

况是篇章容易得:意思是说文章写得如此精彩,真是难得。

好令编集附唐风:意思是希望将这次考试的文章编成文集,以体现唐代的文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唐玄宗开元年间考试制度及其盛况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考场上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科举取士的紧张程度和竞争的激烈。诗人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考场的热闹场面和考生们的才情,展现了唐代科举取士的盛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制度的看法和态度,认为这种制度虽然竞争激烈,但也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