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池引水事清幽,水有寒鱼钓艇浮。
惯识蓬莱好风月,装成沧海旧汀洲。
波涵弱柳双行影,露裛衰荷半顷秋。
从此东州富宾客,非才先得从公游。

注释:

登瀛阁:登上蓬莱阁。瀛:指渤海。古代传说中海上三神山之一,为仙人居住地。蓬莱阁:相传是神仙居住的楼观。这里以蓬莱阁代指仙境。

穿池引水事清幽:指在蓬莱阁内引水成池,使之显得更加幽静。

水有寒鱼钓艇浮:水中有寒冷的鱼类,可以让人垂钓的小船漂浮在水面上。

惯识蓬莱好风月:习惯了欣赏蓬莱的美丽风光和月色。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名。这里泛指美好的景色。

装成沧海旧汀洲:仿佛回到了曾经的沧海洲地,这里指过去的生活或经历。沧海:大海,也指广阔的水域。

波涵弱柳双行影,露裛衰荷半顷秋:波浪中蕴含着柔弱柳树的影子,露珠沾湿了枯萎的荷叶,秋天即将到来。

从此东州富宾客:从此以后,这个地区将有很多富有的人。东州:指东方的州郡。

非才先得从公游:不是才华出众的人,才能得到您的赏识和接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游览蓬莱阁并感叹人间美景的诗。全诗通过对蓬莱阁内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首句“穿池引水事清幽”,描述了蓬莱阁内引水成池,使得景色显得更加清幽。这既展示了蓬莱阁的建筑风格,又为下文的景色描绘做了铺垫。

“水有寒鱼钓艇浮”一句,描绘了水中有寒冷鱼类,可以让人垂钓的小船漂浮在水面上的景象。这里的“寒鱼”和“钓艇浮”都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与前面提到的清澈的水池形成了呼应。

“惯识蓬莱好风月”和“装成沧海旧汀洲”两句,则是诗人对蓬莱阁内景色的进一步描绘。通过“惯识”和“装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蓬莱阁内景色的熟悉和喜爱,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沧海洲地的回忆和感慨。

最后两句“波涵弱柳双行影,露裛衰荷半顷秋”则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波光中的柔弱柳树、露珠沾湿的枯萎荷叶等元素,都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过对蓬莱阁内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即注重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