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间贡宇旧巍巍,更辟新楹广旧规。
岂为儒生决科计,要培宗社太平基。
泉州贡院举梁八咏
相关推荐
泉州贡院举梁八咏 万间贡宇旧巍巍,更辟新楹广旧规。 岂为儒生决科计,要培宗社太平基。 注释:在泉州贡院中,古老的建筑仍然屹立着,新的建筑物也在扩建,以扩大原有的规模。这不是为了决定科举考试的胜负,而是为了培养国家的根基,使之稳定和太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泉州贡院的历史变迁,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建筑变化,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
【注释】 ①梁八咏:指唐玄宗时,诗人王昌龄、常建等八位著名文人所写的“梁园吟”之诗。 云斤:比喻云的形似斤。 日逢甲:太阳初照之时,天干地支为甲木。 虹影乍横星值奎:彩虹出现,其形状恰如横卧着的星宿名奎。 天相斯文兆先见:上天保佑这文化人早有预感。 不须佳谶指金鸡:不要预言金鸡(即酉鸡)要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贺诗。作者在泉州贡院举梁八咏时作此诗。 首句写日上三竿,阳光普照天下
【注释】梁:即“梁”字,这里代指梁武帝。棘闱:指科举考试的考场。大江:指长江。唤起:唤醒。两蛰龙:指蛰居在江边的两条蛟龙(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龙)。此邦:指本朝。饶俊彦:有杰出的人才。何愁盛事: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译文: 科举考试的考场曾辟在江东,唤醒了沉睡的秦淮河里的两条蛟龙。更何况本朝有众多的杰出人士,有什么可担心科举会不兴盛呢?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以景结情,用笔简练
明年丹诏下枫宸 定有英材起海濒 【诗句释义】 - 明年:指来年,即新的一年。 - 丹诏:皇帝的诏书,此处代指皇帝的命令或指示。 - 枫宸:古代指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皇帝所在之处。 - 海濒:沿海地区,泛指国家的边疆或边远地区。 - 英材:英才、人才。 - 两庚辰:指两个十年周期,即四十年。 【译文】 来年,皇帝的诏书将下达到枫宸之地,那时一定有英才从海边的边境涌现而出
注释:梁家脊梁上是谁题写的,梅溪之后又有苕溪。自惭我只是一个拙劣的守官,勉强地骑着驽马继续赶駃騠车。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任泉州贡院监门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无奈。首句“梁脊伊谁姓氏题”中的“梁脊”指梁氏家族的脊梁,而“伊谁姓氏题”则是问梁氏家族的姓氏是谁留下的,暗含讽刺之意。次句“梅溪去后有苕溪”则是指梅溪(今福建莆田)之后又有了新的地名——苕溪(今浙江湖州)。这两句诗通过对比
泉州贡院举梁八咏 忆昔文闱创造初,挥毫纪实有鸿枢。 乃今盛观重辉赫,试问他邦有此无。 注释: 泉州贡院: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的科举考场,是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场所。 文闱创造初:指的是科举考试制度的开始。 挥毫纪实:指文人用笔墨记录当时的场景和故事。 鸿枢:比喻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乃今盛观重辉赫:意思是如今科举考试的盛况依然辉煌耀眼。 试问他邦有此无
【释义】 泉州贡院举梁八咏, 簪橐联辉三大老。 节旄相映四贤侯。 作成后进须先进, 引领时流作胜流。 【赏析】 这首诗是泉州贡院在举行考试期间所作的诗,以赞美考官的德才和为后进者指引道路的胸怀。 “簪橐联辉三大老”: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三个年高德劭的考官,他们头上戴着官帽,身上穿着礼服,就像天上的明星一样,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对考官们的敬称。 “节旄相映四贤侯”
泉州贡院举梁八咏 策足巍科亦漫然,当知致远识为先。 丁宁莫负梅溪祝,名节岧峣共勉旃。 译文: 在泉州贡院参加科举考试,我深感荣耀和自豪。我深知,要想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首先要具备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因此,我要时刻提醒自己,要珍惜这次机会,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同时,我也不要忘记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他们的祝福和支持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在科举考试中,我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水平。我深知,只有不断努力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