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融明遂启疑,源流本末致交驰。 谷何尝响人相唤,岸几曾行舟自移。 枉直万端明似镜,是非一著错如棋。 磨心拔去谁能转,试问诸公知不知。
【注释】 1. 心不融明:指心志不通。遂:于是,就。启疑:引起疑问。 2. 源流本末:事物发展的始末。致交驰:互相交错、奔涌而出。 3. 谷何尝响人相唤:山谷之间没有回声,人相互呼唤声也听不到。何尝:哪曾。 4. 岸几曾行舟自移:岸边哪有船自行移动的。几曾:哪里。 5. 枉直万端:各种是非曲直都很多。明似镜:像明镜一样清晰明亮。 6. 是非一着错如棋:一个错误就象下棋输了一盘那样严重。一著
千村新雨过,水满绿苗生。 蚕麦收成速,兵农赋役轻。 纷纷挈家室,日日到州城。 讼简有公暇,江山共此清。 注释: 1. 千村新雨过,水满绿苗生。 —— 千村:形容乡村众多。新雨过:新的雨水过后。水满:水位涨满了。绿苗生:新生的绿色植物发芽生长。 2. 蚕麦收成速,兵农赋役轻。 —— 蚕麦:指养蚕和种植小麦。收成速:农作物收割速度快。兵农:指士兵和农民。赋役:赋税和徭役。轻:负担轻。 3.
注释: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光阴似箭。六十馀:六十多岁。犹自惜居诸:还爱惜自己的住所。镇日:整天。无尘事:没有世俗之事。一炷清香一卷书:点燃了一炷香,在书卷中寻求知识的满足。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时光易逝、珍惜生活、追求知识的人生态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首句“忽忽光阴六十馀”,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已经到了六十多岁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