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无地可穿窬,犹幸先人有敝庐。 仕版可羞宁毁瓦,儒冠曾误枉收书。 供柴我合同收炭,寄食君当自办蔬。 此理晓然明似镜,何须足下肆耕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寄隐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宫墙无地可穿窬,犹幸先人有敝庐。 宫墙:古代皇宫的围墙,这里比喻高官厚禄的诱惑。 无地可穿窬:没有地方可以偷偷进入。 先人:指前人的遗产或遗训。 敝庐:破旧的房屋,这里比喻隐居的地方。 2. 仕版可羞宁毁瓦,儒冠曾误枉收书。 仕版:指做官的证件、印章等。 可羞:可耻,让人感到羞愧。 宁毁瓦:宁愿毁掉瓦片。 儒冠
寄西山 姓名久不到西山,觅便无风鼻谩酸。 天堑有花春堰急,地炉无火夜堂寒。 青灯昔记对床卧,白发今羞把镜看。 见说北归常有雁,一书无惜报平安。 注释: 1. 姓名久不到西山,觅便无风鼻谩酸:我的名字很久没有出现在西山,即使偶然出现,也不过是一阵风吹过,使得我的鼻子感到酸楚。这里的“姓名”指的是作者的名声或地位,而“西山”则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者一个象征。 2. 天堑有花春堰急,地炉无火夜堂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