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山翠幄远尤清,柏叶丛枝到地生。
恰傍浓阴深处过,无端杜宇两三声。
峡路山行即事十首
相关推荐
【注释】 峡路山行即事十首:指作者在三峡地区游览时,所见到的山间景物而写的诗篇。峡路,指三峡一带的路。环山翠幄远尤清:环绕着山的翠绿帷幔特别清新、美丽。环,环绕。 柏叶丛枝到地生:柏树叶茂密,枝条垂至地面,好像长在地面上一样。 恰傍浓阴深处过:正好走在一片浓密的树荫之下。 无端杜宇两三声:不知怎的,听到杜鹃鸟两三声鸣叫。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静谧的美景图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名篇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既要理解诗文的意思,又要掌握常见的名句和重点字词。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篱”“扉”“畦”“麻”“芒鞋”“行客”。 【答案】 ①短篱深蔽两三家,②门外低畦长豆麻。③急系芒鞋看行客,④野花犹带一枝斜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描述了山路上的风景和感受。下面我将逐一逐句翻译并加上注释。 1. 旌旗猎猎晓云风,扑面清微破午烘。 - 旌旗猎猎:形容旗帜在空中飘扬的样子,给人一种威武的感觉。 - 晓云风:清晨的云和风吹拂着大地。 - 扑面清微:清风扑面而来,感觉清凉舒适。 - 破午烘:打破了午后的闷热。 2. 更度幽香来细细,转头寻见野花红。 - 更度幽香:继续闻到淡淡的香味。 - 转头寻见
【注释】 峡路:指山路。山行:登山行走。即事:写眼前所见之事,此指在峡路上登山时所见到的景物。十首:指共十首诗。每首诗四句,合十为十,故曰“十首”。 跳山踏草笑迎逢,要(yāo)识新侯过眼中。 寄语山翁吾老矣(yǐ),冬裘夏葛与伊同。 译文: 在峡路上登山行走,看到山中的草被踩得又高又低,于是笑着去迎接。想要识别出新来的官员,看他是否在我眼前出现。我老了,冬天穿皮毛,夏天却穿着丝葛
【注释】峡路:指山间的小路。只叟:只有农夫,“只”在这里是“只有”的意思;横犁:横放着的犁,形容耕作时耕牛横卧于地。白水青秧透面肥:指春雨滋润下,水田里长着一片碧绿的水葱和茂盛的秧苗。是处:到处。喜:喜欢。经夜雨:即连夜下雨,意谓雨水充沛。可无饥:可以免于饥饿。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农事的诗,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雨之后,农民耕作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苦劳作生活的理解与同情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山路上行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老去纡行盍罢休”,意思是说,年岁已高,何必还要奔波劳累呢?这里的“纡行”是指曲折的山路,诗人感叹自己年纪渐长,却还要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 次句“忙身闲虑足搔头”,意思是说,忙碌的身心,烦恼的思绪,都让人感到苦恼和无奈。这里的“忙身”是指身体的劳累,“闲虑”是指内心的忧虑,“搔头”是指无计可施的样子。诗人通过这一句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词内容及赏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理解词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感情,理解诗意。“鼙鼓鸣山绿叶摇”,意思是:战鼓震响山峦绿树摇曳。“涧下一杯水”的意思是:涧边一瓢清泉。“沃起行人心肺焦”,意思是:泉水浇在行人身上,能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消除疲劳。 【答案】 译文:战鼓震响山峦绿树摇曳,战马奔腾,尘土飞扬,杀声震天地。涧边一瓢清泉,解人口渴。泉水浇在行人身上
注释:倚靠风势的竹子修长的枝叶郁郁葱葱,穿过石缝的湍流中水流汹涌澎湃。傍晚时分柴门旁人影稀疏,清晨的微风和烟雾缭绕的树木中鸟儿鸣叫声此起彼伏。 赏析:首句写山行所见之景,“倚风修竹”形容竹子随风摇曳,生机盎然;“穿石湍浪”,形象地描绘了水流湍急,水声如同击石一般。次句“柴门人影寂”描绘了黄昏时分,柴门旁的人影稀少,寂静无声;“晓风烟树鸟鸣喧”则描绘了早晨微风中的烟树和鸟儿的鸣叫声,生动活泼
【注释】 ①黄埃:指黄色的泥土,这里指道路。②万点尖:指远望时,路两旁的山峦上积雪反射出的光点像无数的尖针一样直刺天空。③更严:更加寒冷。 【赏析】 《峡路山行即事十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共十首,这是其中的第六首。这首诗描写了在峡路山中行走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平易,意境开阔,写景细致入微,生动传神。 浩荡东风晚更严,黄埃得得上霜髯。 细题今日山中景,更有前头万点尖。 【注释】 ①浩荡
千里山行一月程,攀层蹑级几宵征。 明日猛入遂宁路,闻说夷途砥样平。 注释: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整个行程持续一个月,需要攀爬层层叠叠的台阶,经历了数个昼夜的艰苦。期待明日能迅速进入遂宁地区,听说那里的路途平坦顺畅。 赏析: 首句通过夸张手法描绘了山行过程中的时间之长和路途的艰难,体现了诗人对旅途辛苦的认识和感慨。次句“攀层蹑级几宵征”具体描述了攀爬山路的过程,几夜未眠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