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灯读易听更残,微雨萧萧独闭关。 治世岂无谋可献,书生从古命多寒。 数茎须为忧时白,一点心犹报国丹。 未肯轩裳便尘土,此身翻恐误儒冠。
首先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篝灯读易听更残,微雨萧萧独闭关。 - 篝灯读易:在帐篷里用灯光读书,这里的“篝灯”可能表示一种朴素或者简陋的学习环境。“读易”可能是指阅读《周易》,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经典。 - 听更残:听到夜已深,这里可能是在描述夜晚时分的静谧和深沉。 - 微雨萧萧独闭关:在细雨中独自一人闭门不出,这里的“萧萧”形容雨声轻细而连续。 2. 治世岂无谋可献,书生从古命多寒。 -
诗句原文: 贫知囊底一钱无,老觉人间万事虚。 富贵傥来终作么,勋名便了又何如。 季鹰未饱松江鲙,鲁望将成笠泽书。 自是杜门无客过,不关多病故人疏。 注释解释: - 贫知囊底一钱无:形容贫穷到口袋里只剩下一点钱。 - 老觉人间万事虚:觉得人生所有的事情都显得虚无。 - 富贵傥来终作么:认为财富和地位都是偶然得来的,最终也是徒劳无功的。 - 季鹰未饱松江鲙:指晋代张翰在洛阳做官时
【注释】: 高咏:高声吟诵。三秋:指秋天的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十月和十一月。飞鸿:指大雁。和:应和、响应。远音:远处传来的声音。悠然乐无极:意思是说心情非常愉快,高兴得没有止境。极:最远,尽。山月:指月亮挂在山上的景观。幽林:指深密的树林。 【赏析】: 《漫赋》是李白在长安时所作,表现了诗人乐观开朗的性格,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意境深远,含蓄蕴藉,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