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观目力穷,莽苍云山碍。 傥知色非色,坐见六合外。
远色阁二首 遐观目力穷,莽苍云山碍。 遥望山川壮丽,目不暇给,但见云雾缭绕,山峰峻峭。 傥知色非色,坐见六合外。 若得真知,超越形色之表,便能洞察天地之大,万象归一之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通过“遐观”和“莽苍云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遐观目力穷,莽苍云山碍”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远望时的震撼与惊叹。而“傥知色非色
【注释】 远色阁:在今江苏扬州。高人:指作者自谦的自称。了色空:超脱一切色相,达到真空境界。法界:佛教语,指一切事物现象和本体的总和,也特指佛教所说的三法界。近远:这里指远近高低。高着眼:眼界开阔。 【赏析】 这首七绝,诗人以“高眼”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事的超然态度与宽广胸襟。 诗的前两句,写自己超脱尘世,看破名利,达到了“了色空”的境地。“高人”二字,既表明了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