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有遐心,蔀屋涵澄空。
况复得此山,心事与境同。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清旷亭
相关推荐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清旷亭 幽人有遐心,蔀屋涵澄空。况复得此山,心事与境同。 道人偶见之,不是岁月深。 注释: - 幽人:隐士或隐居的人。 - 遐心:深远的心愿或心境。 - 蔀(bù):古代指用草席等覆盖屋顶的简陋房屋。 - 况复得此山:何况还有这座山。 - 心事与境同:心中的志趣和这里的环境相融合。 - 道人:指道士。 - 不是岁月深:并非因为时间的久远。 赏析:
【注释】 清旷亭:郭希吕的诗作中以“十咏”为题,共十首。其中第二首是《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中的第四首。此诗描绘了亭子周围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赏析】 此诗描绘了亭子周围的景象。第一句写亭子的地理位置,突出了其位置的高远和清幽。第二句描写了亭子四周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第三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亭子与天地之间的联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注释】 东阳:郡名,位于今浙江省中部。郭希吕山园:作者的住宅。十咏:诗中有十首诗,是一组组对偶的诗歌。清旷亭:作者自作亭名为“清旷”。促膝:形容彼此心意相通,坐得很近。烂柯:传说中的仙人董双成,因醉后失路,误入仙山而遇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通过描绘东阳郭希吕山园清旷亭中的景色,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情怀。 首句“促膝有仙凡”意思是说,在这里坐在一起的人就像神仙一般
【诗句释义】 东阳:指作者所居之地。郭希吕:东阳人。山园十咏:作者在东阳时所作的一组诗,共十首,题为《山园十咏》。清旷亭:位于凤山的一座亭子。 【译文】 曾经听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可是当梧桐树老了以后,凤凰就不再飞过来居住了。我每天站在清旷亭上望着天空,不知道月亮是从东边升起还是从西边落下。 【注释】 清旷亭:位于凤山的一座亭子。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诗人对月而立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之《清旷亭》诗: 云以无心出,云归亦何心。 樵牧窥其藏,妄意此阻深。 注释: 无心(无目的):指云的流动是无心无意的自然现象,没有固定的轨迹。 妄意:随意猜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旷亭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心情。 首句“云以无心出”,描绘了云朵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飘动,没有特定的方向或目的地。这是对云的生动形象的描述,也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次句“云归亦何心”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清旷亭》一诗是宋朝诗人陈傅良所作,其中蕴含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独到见解。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一分析: 诗句解读 1. 幽人有遐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渴望。这里的“幽人”指的是一个隐逸之人,他有着超脱世俗的心境。 2. 蔀屋涵澄空:形容小屋虽然简陋,但也能包容广阔的天空,意味着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能找到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 况复得此山
注释: 涓涓自空来,霏霏复不见:形容亭子四周的景色如细雨般纷至沓来,却又消失不见。 安得自尤物,能使我耳目乱:想要像欣赏尤物一样欣赏这美景,让我的心为之陶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用“涓涓自空来,霏霏复不见”来形容亭子四周的景色如细雨般纷至沓来,却又消失不见,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亭子的周围环境的优美。而“安得自尤物,使我耳目乱”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中的第十首,全诗如下: 凭栏时独立,万象皆见前。 若非着眼高,亦是天一偏。 注释:站在栏杆上时常独自站立,眼前展现的一切景象都在眼前出现。如果不是因为眼光高远,那么也是因为上天偏爱我。 赏析:此诗以“独立”起兴,点明题旨。首联“凭栏时独立”,点明凭栏独望,突出了诗人的独立自主精神。颔联“万象皆见前”写凭栏所见,展现了诗人的视野之广
注释: 鬵釜:用木条和泥土做的锅。溉:灌溉。吾:我。缨:帽带。洼石:低洼的石头。潴(zhù):积水。抱瓮人:指那些在低洼处挖坑种庄稼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旷亭”为题,描述了自己在东阳郭希吕山园的所见所感。首句“鬵釜吾已溉”,诗人已经用木条和泥土制成的锅来灌溉田地了,表达了自己辛勤耕作的决心和毅力。次句“吾缨亦无尘”,诗人的帽子带也变得干净了,意味着他在劳作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