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米何心问斗城,聚蚊底许太狂生。 未遑饩粟如子罕,谩复公言付阿平。 缓我愁肠千缕结,羡君笔力万钧轻。 何时去上中和颂,却用诗情写物情。
次韵赵教授 争米何心问斗城,聚蚊底许太狂生。 未遑饩粟如子罕,谩复公言付阿平。 缓我愁肠千缕结,羡君笔力万钧轻。 何时去上中和颂,却用诗情写物情。 【注释】 “次韵”:诗歌的一种体裁。本指诗人的第二首诗应和他人之作,后泛指应和他人的诗作。 “争米”:争夺稻米。 “问斗城”:询问斗城(今安徽蚌埠)一带。这里借指战乱之地。 “聚蚊”:聚集蚊子。 “太狂生”:过于狂妄的人。 “未遑”:无暇顾及。
【诗句释义】 携孥西垒复东城, 触处千愁百恨生。 如许尧民艰粒食, 未应汉法废常平。 爱君长策三农重, 泥古迂儒一芥轻。 会略文移倒陈廪, 一时骨肉慰皇情。 【译文】: 带着家人去西边的堡垒和东边的城市,四处都充满了深深的忧愁和怨恨。 这样的处境使得像尧一样的百姓难以得到食物,我们不应该废除像汉朝那样的常平之法。 我非常钦佩您的策略,它重视农业,而不是像那些迂腐的学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