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名石鼓,千古镇南溟。 大手不劳力,动时天下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部分的内容标题与诗句的提示理解诗意,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石鼓山”三句,首句点出“石鼓山”,即以地名入诗;次句说石鼓山自古以来就镇守着南海,是南方的屏障;第三句说石鼓山上的大手笔不借助人力,而一挥动起来天下人都会为之震惊。这几句写出了石鼓山雄伟壮观、威力无比的特点。“石鼓山”,即石鼓山,在今广东省阳江市境内
石鼓山 石鼓山,石鼓形。 石鼓一朝响,处处起刀兵。 相传卢循来,石鼓曾一鸣。 只今盲风怪雨夕,草木尽作人马声。 疑是金华牧羊儿,叱吒此物岭海行。 又疑女娲补天剩,翻教下土为石精。 大似会稽城门上,空天白日雷霆惊。 方今圣天子,四海歌太平。 我欲碎其鼓,沈沧溟。 布阳和,鞭风霆,倒挽银河洗甲兵。 译文: 石鼓山,山的形状像石鼓。 石鼓一声响,到处都有战争。 传说卢循来过这里,石鼓曾经敲响。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石鼓山:指的是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庐山。 2. 怒石江心起:形容山石在江中突出,形态如同愤怒般挺立。 3. 参差露岳屏:指山峦高低起伏,如同屏风一般错落有致地展现在视野中。 4. 尺幅亦图经:意指即使是微小的山石也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地图一样清晰可见。 5. 绿净昌黎碣:昌黎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此处可能是指昌黎县(今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