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望衡山,浮云作飞盖。 朅来岩谷游,却在浮云外。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和答题的方向,如本诗“衡岳道中其三”,是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所以答题时要围绕诗句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作答。同时要注意题干的具体要求。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意境特点、情感态度,并指出作者的用意等。答题时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城中望衡山”:站在城中仰望衡山上的云彩
【注释】 衡岳:即南岳衡山。 危亭:高耸的亭子。 见方:指亭子四周围以栏杆,如同一个正方形的框架;见,显现。 林壑:山林和水沟。 带残阳:映照在树林和水沟里的夕阳。 今日岂无恨:今天怎么没有遗憾。 重游:又来到这地方。 却味长:回味起来味道很长。 赏析:此诗写登临南岳衡山时的所感。首句“危亭见上方”,描绘出南岳巍峨壮观的景象,使人肃然起敬。第二句“林壑带残阳”,则将诗人的感慨融入景物之中
【注释】 山行:在山里行走。龙吟虎啸:形容山中猿鸣虎吼之声。纶巾:指古代儒生束发的头巾。胜业:指名门望族的家业,或称功名事业。午钟:寺庙中午敲钟报时。 【赏析】 此诗是客居衡岳道中所作。首二句写游子在山间行进时所听到的声音。“不觉”二字,表明了诗人在不知不觉之中,被那山中的各种声响吸引住了。“风”字既点明时间,又写出了山中气候的特点,使整个画面生动活泼。“龙吟虎啸”四字极富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