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到西陵路五千,烽台列置若星连。 欲知万骑还千骑,只看三烟与两烟。 不用赤囊来塞下,何须羽檄报军前。 如何向日缘褒姒,无事蓬蓬火又燃。
烽火台 此到西陵路五千,烽台列置若星连。 欲知万骑还千骑,只看三烟与两烟。 不用赤囊来塞下,何须羽檄报军前。 如何向日缘褒姒,无事蓬蓬火又燃。 注释解释: - 烽火台 - 西陵路五千 - 烽台列置若星连 - 万骑还千骑 - 三烟与两烟 - 赤囊来塞下 - 羽檄报军前 - 向日缘褒姒 - 无事蓬蓬火又燃 赏析: 烽火台是中国古代边塞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传递信息和警示敌军
烽火台 烽火传递,警戒边疆 1. 诗歌信息 - 作者介绍:宋代诗人杨备 - 作品原文 2. 诗句释义 - “一带东流当复阙”,描述烽火台位置与河流交汇之处,象征战略要地。 - “筑台相望水云间”,烽火台中瞭望远方,云雾缭绕中更显其重要意义。 3. 关键词注释 - “烽燧”,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 - “丽华”,比喻敌人或战事,此处指代敌军。 4. 译文 - 在东流之水和高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