枌榆阴里植甘棠,民坐春风吏履霜。 治粟久持肤使节,握兰归喷望郎香。 去思应共湘江永,来谂谁云周道长。 拖玉腰金君不羡,令名姱节看流芳。
【解析】 此诗写于天宝五年(746),当时安禄山正谋叛作乱,诗人因上奏论事触怒玄宗,贬为巴东郡司马。本诗即以“胡人”自比,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慕荣利、高洁自持的情操。 第一联:“送胡吏部”,交代诗人送别的对象是“胡人”。“枌榆阴里植甘棠,民坐春风吏履霜”,这是说:在树荫浓密的地方种下甘棠树,百姓在和煦的春风中安居乐业,而你的官位却已经如霜降一般沉重。这两句是说,胡人在地方上治理有方,深得民心
送胡吏部 郎省分携恰五期,相逢一笑楚江埼。 钓鱼山下人方到,回雁峰头客已归。 夜雨未厌挥麈柄,春风无奈趣鞍鞿。 临岐但祝加餐饭,人物如今角宿稀。 注释: 1. 郎省分携:郎官(指胡部)的官员们分开了。分携,分别。 2. 恰:恰巧。五期:五次聚会。 3. 楚江埼:指楚江边的山崖。 4. 钓鱼山下人方到:指胡部的人正在钓鱼山下。 5. 回雁峰头客已归:指胡部的人已经回到回雁峰的住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