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云断处漏斜阳,草满平堤柳着行。
飐飐画船来北港,翻翻青伞度南塘。
行人相贺新年健,逃户虽穷旧业荒。
感物兴怀空绝叹,才衰无语付诗囊。
小霁乘竹舆至柳姑庙而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霁乘竹舆至柳姑庙而归》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色彩。陆游的一生历经坎坷,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深切的关注和无限的忠诚。
诗词原文:残云断处漏斜阳,草满平堤柳著行。飐飐画船来北港,翻翻青伞度南塘。行人相贺新年健,逃户虽穷旧业荒。
诗词翻译:夕阳西下,余晖透过云层洒落大地,一片残云断处透出一缕斜阳;长满了草的堤坝上,杨柳随风摇曳。画船轻轻划过港口,撑着青伞的行人穿行在南塘之上。路上的行人互相祝贺新年健康,尽管逃亡户生活贫困,但依然保留了祖辈留下的旧业。
诗词鉴赏:陆游的这首《小霁乘竹舆至柳姑庙而归》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景象。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画面传递了诗人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小霁乘竹舆至柳姑庙而归》不仅是陆游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它展示了陆游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文学才华,以及他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小霁乘竹舆至柳姑庙而归》不仅体现了陆游深邃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侧面,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