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七日子坦子聿俱出敛租谷鸡初鸣而行甲夜始归劳以此诗

仲秋谷方登,螟生忽告饥。
艰难冀一饱,俯仰事已非。
贷粮助耕耘,客主更相依。
一旦忽如此,欲语涕屡挥。
共敛螟之馀,存者牛毛稀。
吾儿废书出,辛苦幸庶几。
夜半闻具舟,怜汝露湿衣。
既夕不能食,念汝戴星归。
手持一杯酒,老意不可违。
秫瘦酒味薄,食少鸡不肥。
颇闻吴中熟,多稼彻王畿。
亦欲就饱处,无羽能奋飞。
官富哀我民,榜笞方甚威。
渠亦岂得已,抚事增歔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月七日》是清代诗人林则徐的代表作之一,原题为“九月七日”,此诗写于1843年9月7日。这是一首抒情诗,作者以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受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全诗共四句:“九月七日子坦子聿俱出敛租谷鸡初鸣而行甲夜始归劳以此诗。”其中,“九月七日”是诗人林则徐在1843年9月7日这一天所写的,这天正是农历八月初一。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在夜晚辛勤工作的情景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了诗人辛勤劳作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林则徐作为一位政治家和社会改革者的高尚品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