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每达旦,怀抱安得宽。
朝饥或过午,忍此良亦难。
饥寒诚吾忧,忧有甚饥寒。
弹琴不终曲,推去发永叹。
大儿破绿襦,三岁待一官。
小儿学耕稼,饭牛歌夜阑。
老翁垂八十,扪壁行蹒跚。
傍观勿嘲笑,穷死心所安。
饥寒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宋代诗人陆游的《饥寒吟》:忧国忧民,心系百姓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和词人。他出生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自幼受到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他的诗歌作品多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饥寒吟》是陆游在晚年退居家乡时所作,此诗反映了他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以及他对国家未来的忧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深厚的爱国情怀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关切。
陆游在诗中写道:“夜寒每达旦,怀抱安得宽。”这句话揭示了他在严寒中度过的夜晚,心中无法获得平静。而“朝饥或过午,忍此良亦难”则进一步描述了他每日面对饥饿的痛苦,即便到了下午也难以忍受这种困境。
这首诗还体现了陆游的生活经历与情感变化。从早年的科举失败到中年的军旅生活,再到晚年的隐居,他的人生充满了起伏。然而,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他都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牵挂。
《饥寒吟》是陆游作品中的一颗明珠,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也是理解其文学成就的关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陆游的诗歌如何跨越时空,传递出那个时代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