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雨

老农十口传为古,春遇甲申常畏雨。
风来东北云行西,雨势已成那得御。
山阴泆湖二百岁,坐使膏腴成瘠卤。
陂塘遗迹今悉存,叹息当官谁可语。
甲申畏雨古亦然,湖之未废常丰年。
小人那知古来事,不怨豪家惟怨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甲申雨》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南宋两个时期,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陆游始终坚守着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其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2. 诗歌原文:老农十口传为古,春遇甲申常畏雨。风来东北云行西,雨势已成那得御。山阴泆湖二百岁,坐使膏腴成瘠卤。陂塘遗迹今悉存,叹息当官谁可语!

  3. 诗歌解析:《甲申雨》是陆游晚年的作品,通过对甲申年(即1214年)的一次暴雨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农民面对天灾的恐惧和无奈。诗中的“老农十口传为古”意味着这一事件在民间广为流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底层民众对自然现象的反应和态度。而“春遇甲申常畏雨”则揭示了这种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恐惧感。

《甲申雨》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历史文学作品,同时也是研究宋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这首诗,可以深刻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人民生活的真挚同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