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鸟

日出鸣布谷,月落鸣子规。
一气之所感,彼亦不自知。
架犁最晚至,适当农事时。
丁壮戴星出,力作孰敢迟。
鸣者既有警,闻者得以思。
乃知失时辈,强聒终何为。
百舌亦能言,今默乃其宜。
我作时鸟篇,用继豳人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时鸟》是清代诗人王士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冬日,作者在南直隶扬州寓居,当时正值岁暮,天寒地冻,而他却闲适自得。全诗写出了一个清冷寂静的冬季景象。

作品原文

时鸟^{①}何曾识世情^{②}?
天涯何处觅巢声^{③}?

莫嫌老树无新绿^{④},
只恐春来减旧晴^{⑤}。

注释:

  1. 《时鸟》:诗题。
  2. 何曾识世情:即“不曾识得世事”,指不知人间冷暖、世态炎凉。
  3. 天涯何处觅巢声:天涯,极远的地方;觅巢声,是说在天涯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