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春日游摩诃池

摩诃池上追游客,红绿参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
惆怅年华暗换。黯销魂、雨收云散。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是宋代著名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时期伟大的文学家、爱国诗人和民族英雄。他的词作风格豪迈奔放,情感真挚深沉,尤其擅长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在陆游的词中,常常能看到他对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的深刻关注和强烈情感表达。

  2. 诗词原文
    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
    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
    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
    尽教歌舞为君忙,赢得满城春色属他人。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里摩诃池畔的繁华景象与个人感怀。词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红绿相间的春景,以及人们游春时的热闹场面。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写和对现实的感慨,使得这首词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1.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春,此时陆游任隆兴府通判。在一次春游中,他来到摩诃池赏春,并写下了这首词。从词中可以看出,陆游对当时社会的享乐之风颇有微词,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和对个人前途的不确定感。

  2.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此词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结合起来,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的感慨与忧愁。
  • 意象生动:词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海棠如醉”和“桃花欲暖”,这些生动的意象不仅美化了画面,也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含蓄蕴藉:陆游的词作往往意蕴深远,此词也不例外。通过对春天美景的赞美,暗含了对国事的关注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1. 鉴赏评价
  • 陆游的这首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陆游作品中的佳作,更是宋代词坛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陆游的人格魅力及其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
  •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无论是语言的运用还是意境的营造,都显示出了词人为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所付出的努力。
  • 在现代,虽然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节奏发生了变化,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依然是人们共同的愿望。因此,这首词不仅在古代有其价值,在当代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不仅是陆游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宋代词坛上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可以进一步理解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