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阳朔寄人

昔日儒衫今武车,重来耆老尚奔趋。
后人相继皆清德,小吏回看半白须。
条教谩为新楷法,官资犹作旧称呼。
里门不闭田畴辟,好买丹青别画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过阳朔寄人》是宋代诗人陶弼的词作。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陶弼,字商翁,号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知兵之人,被誉为”左诗书,右孙吴”。这种跨领域的才能使得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底蕴,同时也蕴含着对军事策略的见解和思考。

  2. 诗词原文
    昔日穿着儒衫的如今乘坐武装车辆,年迈者再次奔走忙碌。
    后人相继皆清德,小吏回看半白须。
    条教谩为新楷法,官资犹作旧称呼。
    里门不闭田畴辟,好买丹青别画图。

  3. 诗词注释: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沉思。其中,“昔日穿着儒衫的如今乘坐武装车辆”描绘了从传统的文士形象转变为现代军人的转变;“后人相继皆清德”可能是指那些继承了先辈美德的人;“好买丹青别画图”则可能是在说诗人自己通过绘画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4. 诗词赏析:《再过阳朔寄人》作为宋代的一首词作,展现了陶弼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通过对时代变迁的描写和个人经历的反思,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与个人的深刻思考。

《再过阳朔寄人》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它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宋代社会的种种面貌以及作者本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