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角蝇头总是虚,何须留恋市朝居。
老于亲戚情当密,贫与公卿分合疏。
小涧草荒元种菊,故山尘满旧抄书。
几时归去重料理,啸月眠云得自如。
自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赋》是一首宋代诗词。下面对这首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
- 《自赋》的作者是高翥,字楚公,号菊坡,宋代诗人,他的生平与《自赋》的内容和风格均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高翥生活在北宋末年,其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 原文及翻译:
- 根据《自赋》,诗中描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独特见解与感慨。首联“威仪汉世已无馀,陆贾越台犹著书”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观察,以及英雄人物虽逝但智慧永存的感慨。
-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来反映人生的无常和内心的宁静。《自赋》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抒发,也是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 作品赏析:
- 在《自赋》中,林尚仁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对于生活平淡中寻找到的精神寄托的向往。这种情感表达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也展现了他们面对复杂社会的独立思考。
- 这首诗通过对比汉代的辉煌与陆贾的智慧,暗示了时代变迁下的英雄消逝与思想传承。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知识与文化传承的重视。
- 创作背景:
- 《自赋》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作为一名生活在宋朝末期的诗人,高翥可能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腐败,这些社会现象促使他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 从《自赋》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
《自赋》作为一首宋代的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观和人生观。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抒发,更是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