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归省因以箴之

别君三见雁南飞,梦里相逢觉又非。
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
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
二老倚门知已久,交情于此亦依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归省因以箴之》是宋代诗人高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高翥表达了对友人王仲彝长久滞留外地的关切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开头“别君三见雁南飞,梦里相逢觉又非”,描绘了诗人与王仲彝分别后多次见到大雁南飞的情景,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以及两人之间因距离而产生的隔阂。接着,“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表达了诗人对王仲彝书信往来的期盼和忧虑,他不知道何时才能收到王仲彝的来信,也不知道王仲彝何时能够归来。

“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只能在夜晚借着灯火来阅读书籍,而王仲彝的到来则能洗净他的衣物上的尘埃,带来片刻的清新和舒适。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对王仲彝的期待和思念。最后,“二老倚门知已久,交情于此亦依依”表达了诗人对于与王仲彝之间的深厚友情的珍视,这种友谊已经持续了很久,足以让两位老人倚门等待,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归省因以箴之》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思念的古诗,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也能够从中汲取关于友情、时间和空间等主题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