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君三见雁南飞,梦里相逢觉又非。
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
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
二老倚门知已久,交情于此亦依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把握全诗内容,理解关键词在诗句中的体现和含义,最后根据要求进行赏析。

“别君三见雁南飞,梦里相逢觉又非。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这三句是第一段的首尾两句。诗人与友人分别后,每三年才能相见一次,每次相聚都十分珍贵。诗人说:“别君三见雁南飞,梦醒又知非。”意思是:别离了三趟,大雁都向南飞走了,醒来时又觉得一切并非真的,诗人感叹相见难得。“书去何时何日到,来时先问几时归”意思是:书信寄出,不知什么时候能收到;他回来的时候,我一定先问你什么时候回来。这两句话写出了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急切心情;“正堪镫火亲书卷,莫使尘埃染客衣”是第二段的首句。诗人说:灯烛下的灯光可以照亮我读书,不要让尘土沾污了你的衣服,这是在叮嘱朋友要好好地照顾自己。“二老倚门知已久,交情于此亦依依。”是第三、四两段的首句。诗人说:两位老人倚门等待,知道我们在一起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们的友谊就在这里啊,也真是让人留恋不舍啊!

【答案】

①“别君三见雁南飞”一句的意思是:分别了三次,大雁都已经飞往南方,醒来时又感到一切并非真真切切,所以作者说“觉又非”。“梦醒又知非”既写出了与友人离别的频繁以及与友人相聚的短暂,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②“书去何时何日到,来时先问几时归”是作者在向好友表达自己的迫切希望早日回到好友身边的强烈愿望。③“正堪镫火亲书卷”一句的意思是:现在灯下的灯光足够明亮,可以让我安心看书,请不要使灰尘污染了我的衣服。这是在叮嘱朋友要好好地照顾自己。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忧。④“二老倚门知已久”一句的意思是:这两位老者一直站在门前等候,他们了解我们已经在一起很久很久了,我们的友情也在这里啊,也实在是让人留恋不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写尽了诗人与王仲彝之间的情谊。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两人分别的时间之长:“别君三见雁南飞”。诗人与王仲彝分别三年之后,才见到他,此时已是雁南飞的季节。而当诗人第三次见到王仲彝时,他又离开了。诗人说:“梦中相逢觉又非。”醒来一看,原来这一切都不是真的。诗人感叹相见难得。“书去何时何日到”一句,诗人说自己寄给朋友的信也不知何时到达。“来时先问几时归”意思是:我回去的时候你一定要告诉我你回来的具体时间。诗人反复强调相见之难,可见他对王仲彝的思念之情。

诗二写自己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信已寄出,不知何时能够到达;他回来时一定要先问明他何时归来。这几句都是从侧面衬托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正堪镫火亲书卷”一句,诗人说现在灯下的灯光足以照亮我读书,请不要使灰尘玷污了我心爱的书籍。这里既有对友人的关心,也有自己珍惜书本的心情。“二老倚门知已久”这句的意思是:这两位老者一直站在门前等候,他们了解我们已经在一起很久很久了,我们的友情也在此处啊,也实在让人留恋不舍。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王仲彝的一首诗作。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王仲彝的真挚友情,读来令人感佩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