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峰高逼太清,灵岩端足擅高名。
人间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
樵径雪深多虎迹,清溪风暖尽猿声。
客身元是山林种,见此如何不动情。
【注释】
- 天柱峰:在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旁。相传此山为黄帝所乘之车,故名“天柱”。2. 太清:指太微垣。3. 端足擅高名:端足擅,谓端居其上。擅,通“禅”,静居、安居之意。4. 奴仆:比喻凡夫俗子。5. 弟兄(qìng jīng):兄弟。这里比喻山峰与山峰之间相连接。
- 樵径:指砍柴的小路。7. 风暖尽猿声:指春风和煦时,山谷里回荡着一片猿啼声。8. 动情:指动了游兴。
【赏析】
这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中描绘了灵岩寺周围的山水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句“天柱峰高逼太清”,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中。这里的“天柱”是指灵山,而“太清”则形容山峰之高远和巍峨,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第二句“灵岩端足擅高名”,进一步描绘了灵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这句诗中的“端足擅高名”可以理解为灵山如同端庄的美女,拥有着高洁的名声和地位,让人为之倾倒。
接下来的句子“人间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世间万物的看法和感悟。这里的“奴仆”比喻凡夫俗子,而“弟兄”则比喻山峰之间的相互连接。这句话意味着,虽然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它们终究只是依附于大自然的一部分,无法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第三句“樵径雪深多虎迹,清溪风暖尽猿声”,则是通过描绘山林中的景色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这里的“樵径”、“雪深”、“虎迹”、“清溪”、“风暖”、“猿声”等词语都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这些自然元素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
最后一句“客身元是山林种,见此如何不动情”,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反思。这里的“客身元是山林种”可以理解为诗人曾经经历过山林生活的磨炼和熏陶,而“见此如何不动情”则是表达出诗人面对美景时无法抑制内心情感的流露。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山的美景和抒发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哲理性和深邃的内涵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