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怀故人

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
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
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
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夜怀故人》是一首创作于宋代的五言律诗,由寇准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寇准,北宋时期的政治人物、诗人。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他与宋初的许多文人如潘阆、魏野和“九僧”等为友,诗风相近。寇准擅长五言律诗,其作品多情思凄婉,具有贾岛诗的特点。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方面,还有诗集《寇忠愍诗集》传世,被后世誉为“忠愍”或“莱公”。
  1. 诗词原文
    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
    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2. 诗词翻译

  • 明月当空,夜色清朗,苔藓覆盖的庭院显得格外幽静。寇准独自一人在月光下吟咏,声音更加深沉。
  • 梧桐树的影子越来越稀疏,蟋蟀的叫声让这宁静的夜晚充满了混乱和凄凉。寇准感到自己的心情也随着这些声音而变得更加复杂和孤寂。
  • 他思念着过去的人和事,但那些事情已经无法触及。只能坐在空荡荡的江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愁。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深深的忧虑,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人的深切思念。通过描写清冷的月光、寂静的庭院以及萧瑟的秋虫声,诗人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1. 艺术风格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含蓄,情感丰富而细腻。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抒发内心的感受,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感情色彩。
  1. 文化影响
  • 作为宋初期的文学作品,《月夜怀故人》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还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世界。它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影响了后世无数诗人的创作。

《月夜怀故人》不仅是一首优美的五言律诗,更是宋代文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