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真寄南康钱守

忆昔姑苏台,实与君子别。
一别已六年,音书间何阔。
我行半天下,尘土污须发。
君亦抱艰棘,衣袂洒清血。
今日复何日,相望一山隔。
我领通玄府,乃在庐山北。
君宦山之南,兵卫森画戟。
无由接杯酒,但可共明月。
作诗付邮筒,聊复寄消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栖真寄南康钱守》是南宋诗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回忆与友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

张孝祥在这首诗中通过“忆昔姑苏台”开始叙述两人的分别。他回忆了当年和友人在姑苏台上的欢聚时光,但这次告别已过去六年,彼此之间音书断绝。这种时空的转换,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落差和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

诗中的“我行半天下”描绘了诗人自己的足迹踏遍天下,但同时也流露出他因政治上的挫折而四处奔波、身心疲惫的状态。这种描述不仅反映了诗人自身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内心世界的无奈与辛酸。

诗中还提到了“君亦抱艰棘”,这里“艰棘”可能指政治上的困境或者生活中的艰难险阻。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朋友境遇的同情,同时也折射出他自己对于人生困境的深刻感受。

诗人通过写诗“作诗付邮筒”,表达了想要通过诗歌这一形式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信息,虽然不能直接见面,但仍然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保持联系。这种做法体现了张孝祥对于艺术表达的执着和对友情的珍视。

张孝祥的《栖真寄南康钱守》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幅展现当时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的艺术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张孝祥的文学成就,也能从中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