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赏中秋月,山堂亦怅哉。
暂居行百日,常觉近三台。
大木声深夜,修篁荫静阶。
倘非能自度,何以见归来。
题度仪堂四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题度仪堂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全称《寄令狐郎中》,共写有四首,每首都是以“度仪”为标题的,并且在前两句都用了相同的起句方式。第一首诗中的“度仪”,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测量长度的标准器具;第二首和第三首分别使用了“度量衡”的典故来表达对令狐相公(即令狐绹,李商隐的朋友)的敬仰之情,并且用到了“四时”、“八节”等概念。第四首诗则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细节描写。
《题度仪堂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全称《寄令狐郎中》,共写有四首,每首都是以“度仪”为标题的,并且在前两句都用了相同的起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