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秋莺

求友林泉深密处。弄舌调簧,如问春何许。燕子先将雏燕去。凄凉可是歌来暮。
乔木萧萧梧叶雨。不似寻芳,翻落花心露。认取门前杨柳树。数声须入新年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秋莺》是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咏物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李煜(937—978),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五代十国的君主之一。他的诗歌以其婉约风格著称,擅长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
  1. 诗词原文
    求友林泉深密处。弄舌调簧,如问春何许。燕子先将雏燕去。凄凉可是歌来暮。
    乔木萧萧梧叶雨。不似寻芳,翻落花心露。认取门前杨柳树。数声须入新年语。

  2. 诗歌鉴赏

  • 这首诗以“秋莺”为题,通过黄莺在深秋时节尚未南飞避寒的情景,隐喻了诗人对当时政治斗争的恐惧和自身处境的忧虑。通过对黄莺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残酷政治斗争的无奈感受。
  1. 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了典型的咏物手法,通过对黄莺的细致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 文化背景
  • 南唐灭亡后,李煜被俘至北宋,经历了许多痛苦与挣扎。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国家命运的诗歌。
  1. 现代价值
  • 《蝶恋花·秋莺》不仅是古代文学的瑰宝,也给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审视历史、感悟人生的方式。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幸福。

《蝶恋花·秋莺》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