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还使节请祠真,便作吴江渐退身。
凭轼几州沾惠爱,归装一味是清贫。
相思欲控琴高鲤,卜宅须邀李子邻。
不是荐章论再起,朝廷自重老成人。
送叶公义叟求宫祠归吴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叶公义叟求宫祠归吴下》是宋朝诗人张舜民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描写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及对其离去的不舍。张舜民作为宋代一位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送叶公义叟求宫祠归吴下》便是其中的佳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背景:《送叶公义叟求宫祠归吴下》是宋朝诗人张舜民创作的一首七律。张舜民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歌创作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
作品原文:把还使节请祠真,便作吴江渐退身。凭轼几州沾惠爱,归装一味是清贫。相思欲控琴高鲤,卜宅须邀李子邻。不是荐章论再起,朝廷自重老成人。
诗中意象:诗中的“吴江”指代了吴地的江水,寓意着友人即将离开故土、回归故乡的情境。“琴高鲤”出自古代传说,比喻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如同琴声般悠扬,而“李子邻”则暗示了友人选择的居所与邻里关系和谐的美好景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留恋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福与期待。诗人张舜民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张舜民的《送叶公义叟求宫祠归吴下》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寄托。它不仅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和文化风貌。在阅读这首诗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以及对于人生、友情和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