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宋功成道不传,后来鸡犬各登仙。
留连光景随时俗,盗窃声名至暮年。
陷没李陵因北伐,漂流杜甫为南迁。
耒阳郴口今吾在,谁与诛茅屋数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屈宋功成道不传,后来鸡犬各登仙。
留连光景随时俗,盗窃声名至暮年。
陷没李陵因北伐,漂流杜甫为南迁。
耒阳郴口今吾在,谁与诛茅屋数椽。
《和答还卷》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考试中被黜落,而考官又来信索诗。诗人为了应付,便以“两句三年得”为由,将应考时写的两首诗寄给韩愈。韩愈读后,大为赞赏,认为这两首诗“语约意丰,令人长思”。
贾岛(779年—843年),字阆石,一作浪仙,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唐朝时期诗人、诗论家。唐代诗歌的写实山水派诗人之一。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自号“无可”。后来参于唐玄宗的集贤院秘书监陆淳受戒。曾一度出仕,任长江县尉,因与上司冲突而被贬为长江主簿,从此结束了仕途生涯。
《和答还卷》全文如下: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贾岛花费了两年的时间才创作出这两句话,但当他把诗稿送给韩愈审阅的时候,只得到了一句肯定的评价,于是诗人不禁泪流满面,感慨万分。他不知道有谁会欣赏他的诗句,因此只好回到故乡,过着隐居生活,等待着秋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