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诸王滕薛亲,官府白日生风云。
此身岂患财不足,安用盈车载钱缗。
飘然后出有长吉,冰姿鹤骨真天人。
锦囊不贮一个钱,收拾眼中无尽春。
世儒强作富贵曲,刻画无盐恐非真。
请看卷后将进酒,酩酊一句了伯伦。
李宗系出玄元孙,玄元称帝李称臣。
玉楼无人可作记,应须此子当此文。
从来不解进士语,多谢昌黎为解棼。
读李长吉集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纲并未著有《读李长吉集诗》。实际上,这首诗是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李纲所作,而非李长吉。下面将从诗歌内容、作者背景、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诗歌内容:《读李长吉集诗》是李纲对其好友李长吉的诗歌作品的阅读感想。诗中表达了对李长吉诗歌才华的赞赏,同时也透露了对李长吉命运的感慨。诗中“骑驴适野外,五藏应为愁”描绘了李长吉游历四方、内心忧愁的形象,而“呕心古锦囊,绝笔白玉楼”则反映了他倾注心血创作诗歌的执着和才华。诗的结尾“遗篇止如此,叹息空搔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作品虽已绝笔但仍让人叹息的无奈。
作者背景:李纲(1083-1140),字伯纪,北宋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于邵武(今福建邵武),后来迁居无锡(今属江苏)。李纲在政坛上有过不俗的表现,尤其是在靖康元年(1126)金兵入侵开封时,他曾力主迎战,反对迁都,最终因政治斗争失败而被排挤出朝廷。此后,他在湖广宣抚使等职上任职,但均未能实现抗金大计,最终被高宗召用,修内治、整边防,力图恢复失地,但再次遭到黄潜善等人的排斥,仅任七十余日便遭罢免。李纲晚年仍关心国事,著有《梁溪易传内外篇》二十三卷,其中部分已佚。
艺术特点:李纲的《读李长吉集诗》以其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感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后世的赞誉。诗中的“呕心古锦囊,绝笔白玉楼”展现了李长吉对诗歌创作投入的巨大努力和非凡才华。此外,李纲的诗歌多关注国家大事和个人抱负,语言简练而不失文采,能够深刻反映时代风貌和个人情感。
李纲的《读李长吉集诗》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段关于友情与才华的佳话。它不仅展示了李纲对李长吉诗歌的高度赞赏,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文学追求和人生态度。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北宋末年的文化氛围以及个人与时代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