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明塔

月满汾川宝铎寒,谁来此地葬金棺。
育王得道行空际,尊者飞光出指端。
天上凝云常覆定,人间劫火漫烧残。
三千世界无留迹,聊向阎浮示涅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净明塔》是北宋时期张商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在文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下面是对该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张商英(1043—1122),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宋蜀州新津,是张唐英的弟弟。张商英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政治人物,他在熙宁年间因反对蔡京的新法而遭到贬谪,后虽得重用但终被罢黜。

  2. 诗歌原文及赏析:《净明塔》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高僧修行之地的神秘感怀。诗中“月满汾川宝铎寒,谁来此地葬金棺”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肃穆,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座古老的佛塔之前。

  3.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代,许多文学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张商英的《净明塔》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创新。它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政治变迁,也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佛教文化的信仰和追求。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使得《净明塔》成为了研究宋代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

张商英的《净明塔》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