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金陵折柳亭二首

绿衮溶溶日,红飞寂寂春。
青山今古事,芳草去来人。
歌吹酒家市,帆樯贾客津。
谁云绝胜地,登眺更伤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发金陵折柳亭二首》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张耒,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他的创作涉及多种体裁,尤以词著称,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 诗歌原文:《发金陵折柳亭二首》原文如下:“桃李蕃晴日,江山秀晚春。孤舟多病客,长道未归人。豪俗竞行乐,倦游慵问津。南山还暮雨,疑有楚台神。”这是一首描绘江南风光与个人情感的五言律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3. 内容概述:全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对江南春光的描绘以及个人境遇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意蕴。《发金陵折柳亭二首》不仅在形式上遵循了传统五言律诗的规范,而且在内容上也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诗中的“桃李蕃晴日,江山秀晚春”等句子,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诗人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写,如“孤舟多病客,长道未归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5. 历史意义:此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因为其艺术成就,更因为它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作为唐代诗歌的高峰之一,它代表了中唐以后唐诗的一种趋势,即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文化内涵的挖掘。

《发金陵折柳亭二首》不仅是张耒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的价值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