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晚归

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牵。
凤城半掩人争路,犹有胡琴落后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湖晚归》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对当时的政治、社会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批判。白居易的诗歌以平易近人著称,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善于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白居易在长庆二年(822年)秋至四年(824年)夏任杭州刺史期间创作了《西湖晚归》。当时他参加了孤山寺里的一个法会后离开,回到住处时已是傍晚时分。诗作中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归途中的感受。诗中“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等句,生动地刻画了西湖晚景与孤山的宁静之美。

白居易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还运用了一些独特的艺术手法。首先,他的诗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如“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西湖之中,感受到诗人的心情和感受。其次,白居易的诗歌结构新颖别致,层次分明,主从有序,给人以清晰明快之感。最后,他的炼字精警也是其诗歌的一大特色。每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既符合语境又富有深意,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力。

《西湖晚归》不仅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歌,更是反映了作者白居易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欣赏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够深入理解白居易的思想情怀和人生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