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危适远县,卧疴蔽疏篷。
浮舟难计程,一听水与风。
今日出江口,划见天边峰。
维舟邀胜士,杖策凌穹崇。
绝壁迤崩豗,可验秋涛雄。
镌崖佛像古,凭虚楼殿工。
沄沄窗外江,落落阶前松。
涧响雨滂濞,云生树玲珑。
揽胜欣远游,抚身悲转蓬。
忧乐未相偿,林霏生晚容。
却纵中流棹,回望青莲宫。
秋晚山萧寂,云散烟空蒙。
舟行转沙尾,微闻林外钟。
惜哉李膺船,去若孤征鸿。
晨暮一相失,云峤何年同。
若纵金门步,永遗尘外踪。
游下岩寺先是刘宝学约于此相聚既而先进舟遂失胜业
介绍
“游下岩寺先是刘宝学约于此相聚既而先进舟遂,时危适远县,卧疴蔽疏篷。浮舟难计程,一听水与风。今日出江口,划见天边峰。”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张嵲的《游下岩寺》,全诗共四句,通过描绘诗人在游下岩寺时遇到的情况,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和旅途生活的图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情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张嵲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以其精湛的诗词创作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多表现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富有哲理性。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还蕴含了深邃的思想感情,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句解析:首句“游下岩寺”,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诗人在游历下岩寺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接下来的诗句则具体描述了这一过程:“先是刘宝学约于此相聚既而先进舟遂。”这里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寺庙相聚后,为了某种原因先行出发的情景。然后“时危适远县”,可能指的是当时的政治形势或自然环境的险恶。接着,“卧疴蔽疏篷”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躺在船篷里的情景。最后,“浮舟难计程,一听水与风”,则描绘了诗人在船上随波逐流,听任自然力量摆布的心境。最后一句“今日出江口,划见天边峰”,则是诗人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终于看到了江边美丽的山峰,象征着希望和重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这种超越物质享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的一种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背景,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艺术特色:从艺术角度看,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例如,“卧疴蔽疏篷”中的“卧疴”和“蔽疏篷”分别形容了诗人的身体状态和船篷的状况,但在这里却被巧妙地用来象征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这种修辞手法不仅使诗歌更具画面感,也让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张嵲的《游下岩寺》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旅途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部富含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可以进一步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