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孙之翰太傅

龊龊古之人,伤心广陵废。
遂弦芜城歌,半夜一挥涕。
蕙纨随草衰,藻黼归尘翳。
魂石敛邱封,歌堂从水逝。
薰光杳沈灭,吞恨徒千岁。
我怀吴蜀国,祸乱若符契。
目览台城墟,心感君王世。
干戈日驰逐,狼虎争吞噬。
山河实天堑,城阙巍地肺。
霸力不久炎,倏忽如焚薙。
空馀万雉城,岌倚寒云际。
麋鹿玩苹阴,狐狸栖棘卫。
江汉含呜咽,岷峨抱迢递。
荒村烟花遥,落日寒风厉。
因知市朝人,自古悲兴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陪孙之翰太傅登成都楼》是宋代诗人张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深入分析:

  1. 诗人简介
  • 张俞,字希逸,号东湖野老,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 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感情真挚著称,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1. 诗歌原文
  • 龊龊古之人,伤心广陵废。
  • 遂弦芜城歌,半夜一挥涕。
  • 蕙纨随草衰,藻黼归尘翳。
  • 魂石敛邱封,歌堂从水逝。
  • 薰光杳沈灭,吞根徒千岁。
  • 我怀吴蜀国,祸乱若符契。
  • 目览台城墟,心感君王世。
  • 干戈日驰逐,狼虎争吞噬。
  1. 诗歌赏析
  • 诗歌通过描绘广陵的废墟,表达了对历史的哀叹和对现实的感慨。
  • 通过对台城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王朝兴衰的深深忧虑。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责任感。

《陪孙之翰太傅登成都楼》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时代感的诗歌,通过对古代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张俞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宋朝文化和社会状况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