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楼漏鼓声逄逄,秋深夜永睡未浓。窗前秋色已可掬,枕畔秋凉能暗通。
偶思向来所历事,记一忘十马牛风。醒然如寤或省起,四壁不耐吟秋蛩。
秋蛩赋命抑何小,声则甚大凄而雄。艰难七月陈王业,警戒再四由姬公。
如何秋蛩蒙好语,意谓有渐将成终。初非卒然来径去,有如疾风转孤蓬。
入我床下声更切,恐我佐邑务纤洪。情知官府印窠大,不信民间机杼空。
就中懒妇丝未理,狂讴野舞废女红。竞言秋蛩非促织,自是合欢人不识。
绿牙作笼金作栅,万钱争买成戏剧。抚枕三叹忽成诗,秋蛩秋蛩竟何为。
汝喙从此钳,汝声从此辞。不平之鸣汝何预,宵尔之织汝无衣。
自形自色虽天付,我欲睡矣汝且住。
秋虫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虫篇》是宋代诗人张侃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只不起眼的秋虫,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还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
张侃在诗中开篇即以“县楼漏鼓声逄逄”描绘出秋夜的宁静,紧接着用“梧桐叶未老,露滴玉井床”来渲染一种清幽、冷寂的氛围,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而美丽的秋夜场景之中。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还让人体会到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张侃通过对秋虫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虽然诗中没有直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但通过对秋虫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这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敏锐洞察,使得这首《秋虫篇》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描写秋虫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
《秋虫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其深邃的思想情感。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寻求生活智慧的人来说,这首《秋虫篇》都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秋虫篇》作为张侃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和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