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宪公桧

古人声名期不朽,一言之谬如此酒。
今人随世就声名,浮云变灭无不有。
讵知老杜可叹诗,争似宪公当陛奏。
文章远继商周作,气骨已逼秋山秀。
晚分符竹行其志,务在人民安𤱶亩。
仁声既远姓氏传,遗迹常存鬼神守。
老桧槎枒枝干古,参天黛色犹冲斗。
终然依附得声名,孰谓今人不如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独孤宪公桧》是宋代张侃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独孤宪公所植桧树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的赞美。《独孤宪公桧》不仅是一首赞颂古人的诗篇,更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和历史情怀的作品。下面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独孤宪公桧》的创作时间及作者张侃的相关情况。张侃,字直夫,宋扬州人,寓居吴兴。其父因谄媚权奸而声名狼藉,但张侃志趣萧散,不随波逐流,与赵师秀、周文璞等为友,均为恬静不争之士。其诗文清隽圆转,时有闲淡之致。

  2. 作品鉴赏:《独孤宪公桧》通过描写独孤宪公所植桧树,寓意他的名声与精神历经岁月而更加挺拔,即使在后世也能得到永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皴皮错节”、“甘露痕”、“陵谷”等,生动地勾勒出古桧树的形象。

  3. 文学价值:《独孤宪公桧》在宋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现了张侃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他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宋代诗歌中的佳作。

  4. 历史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独孤宪公作为北周名将,他种植的桧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如今,这棵古桧树成为常州市民怀念贤人的寄托和表达敬意的象征。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也为后人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独孤宪公桧》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的精神桥梁。它让人们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古人的崇高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