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寓居

风尘籍籍伴穷迷,旋赁高斋洛水西。
绿树不知游子恨,夕阳闲引杜鹃啼。
苔侵旧径来人绝,花满南轩翠竹低。
自笑诗书冷无味,抱琴阶下草萋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洛中寓居》是一首宋代诗人张咏创作的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在洛阳城中的孤独与淡泊情怀。《洛中寓居》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作者张咏:字复之,号乖崖,宋朝濮州鄄城(今属山东)人,生于946年,卒于1015年。张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广受赞誉。
  • 作品风格:《洛中寓居》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展现,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风格特点。
  1. 原文展示
  • 首句:“风尘籍籍伴穷迷,旋赁高斋洛水西。”这两句描述了诗人身处洛阳城中的孤寂与迷茫,通过“风尘”二字,传达出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次句:“绿树不知游子恨,夕阳闲引杜鹃啼。”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孤独感。这里的“夕阳闲引杜鹃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哀伤的画面。
  • 第三句:“苔侵旧径来人绝,花满南轩翠竹低。”这句诗通过对庭院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超脱。苔藓侵蚀着曾经走过的道路,而庭院中繁花似锦,翠竹摇曳,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 尾句:“自笑诗书冷无味,抱琴阶下草萋萋。”诗人以自嘲的方式结束了整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寄情山水的愿望。
  1. 作品鉴赏
  • 艺术特色:《洛中寓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成为宋代诗歌的佳作。诗人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使得整首诗既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又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 思想内容: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一种淡泊明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对于当代读者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宋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常常面临着生活的压力和心灵的挣扎。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张咏的《洛中寓居》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真实抒发,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
  • 个人经历:张咏曾在仕途上历经挫折,但他并没有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超脱的生活态度。这种心态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深刻性。

张咏的《洛中寓居》不仅是一首描绘诗人内心世界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对于当代读者来说,了解这首诗不仅能够欣赏到张咏高超的诗歌技巧,还能够从中感受到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