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懿大师院假山

绕郭非无海上山,更收紫翠入禅关。
竺峰飞过传闻后,蓬岛移来想像间。
草树细含生意足,云烟轻带野情还。
主人高卧嵩衡畔,应放幽寻杖履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懿大师院假山》是一首出自宋代诗人强至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形式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也在文化意义上承载了丰富的信息和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绕郭非无海上山,更收紫翠入禅关。
    竺峰飞过传闻后,蓬岛移来想像间。
    草树细含生意足,云烟轻带野情还。
    主人高卧嵩衡畔,应放幽寻杖履闲。

  2. 诗歌内容:《文懿大师院假山》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观。首句“绕郭非无海上山”意味着周围环绕的景色中,有一座如同海上的山峰,给人以辽阔的感觉。紧接着,“更收紫翠入禅关”表达了作者将周围的自然美景引入禅宗修行之地,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 主题思想: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这种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修身养性的理想状态。

  4. 艺术手法:《文懿大师院假山》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竺峰飞过传闻后”暗示着一种传说或神话色彩,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想象力。

  5. 历史文化背景: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强至作为宋代的诗人之一,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精神追求。

  6. 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可能与传统有所不同,但《文懿大师院假山》中的自然美和心灵追求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平静和生活的真谛。

《文懿大师院假山》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也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进一步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