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成都旧尹赵龙图至骊山作

阻傍严公住浣花,喜从秦地见高牙。
致君前去心逾赤,抚俗归来发未华。
路出锦江乘夜月,骑停绣岭揖朝霞。
自怜二纪游门下,今日聊能托后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成都旧尹赵龙图至骊山作》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赵龙图从成都到骊山任职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赵龙图的敬仰与祝福之情。

诗的原文如下所示:

阻傍严公住浣花,喜从秦地见高牙。
致君前去心逾赤,抚俗归来发未华。
路出锦江乘夜月,骑停绣岭揖朝霞。
自怜二纪游门下,今日聊能托后车。

诗中的“阻傍严公住浣花”,指的是赵龙图在浣花溪畔居住的情景,而“喜从秦地见高牙”则表达了一种离别的喜悦和期待的情感。这种描写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了赵龙图中间的生活环境,还透露出即将离别时的复杂情绪。

诗中“致君前去心逾赤,抚俗归来发未华”两句,表达了赵龙图离开成都前往骊山,以及返回后依然保持着年轻心态的美好祝愿。这不仅是对赵龙图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反映了诗人对其政治前途的美好期许。

第三,“路出锦江乘夜月,骑停绣岭揖朝霞”两句,描绘了赵龙图离开成都时的场景,通过夜晚乘坐船出锦江、清晨在绣岭停下休息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和心情。这不仅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赵龙图对这次出行的重视和期待。

诗以“自怜二纪游门下,今日聊能托后车”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过去在赵龙图门下学习经历的感慨和对自己未来能够继承赵龙图事业的欣慰。这不仅是一种对过往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和信心。

这首简短的诗歌通过对赵龙图从成都到骊山任职这一过程的细致描绘,展示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