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春来解病颜,东风犹细北风顽。
未全青帝行新令,腊去元须浃日间。
立春二首
介绍
《立春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并非杨万里所作。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来临和冬日即将过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爱国将领,与杨万里、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雄浑豪放,情感深沉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诗歌原文:昨夜风摇斗柄回,今朝花上露珠催。年光九十犹为客,世事茫茫未了时。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陆游在立春时节的孤独、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诗中“昨夜风摇斗柄回,今朝花上露珠催”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春风拂过、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期待和喜悦。“年光九十犹为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漂泊感的感慨,而“世事茫茫未了时”则透露出诗人对世间纷争和未知未来的迷茫。
《立春二首》作为陆游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以其深沉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源。
相关推荐
《立春二首》是唐代文学家、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这组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春天,当时作者在梓州。第一首写立春日的气候特点,第二首写对新春的期盼之情。 待得春来解病颜,东风犹细北风顽。 注释:等到春天到来,我的病痛将会消失,因为春风轻柔而细腻。但是北方的寒冷仍然顽固不化。 未全青帝行新令,腊去元须浃日间。 注释:春天还没有完全到来,但已经可以感觉到新的气象和活力。而农历新年刚刚过去
以下是《立春二首》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翻译: - 菜丝生叶落雕盘,欲去春衣怯晓寒。 - “菜丝生叶”指的是春天的到来,菜叶开始生长。 - “雕盘”可能指的是精美的餐具,暗示着节日或庆典的氛围。 - “欲去春衣怯晓寒”表达了作者想要摆脱冬天厚重衣物,迎接春天的暖意,但又因为清晨的寒冷感到犹豫。 - 惟有多情双彩燕,不须风暖舞钗端。 - “多情”可能是指燕子对春天的敏感和喜爱
解析: 1. 晓雪才过天气清:这句诗描述的是立春之后,清晨的雪刚刚融化,天气变得清新。"晓雪才过"指的是凌晨时分的雪刚化,“天气清”描绘了早晨的清爽景象。 2. 喧阗钲鼓喜迎春:在喜庆的音乐声中,人们迎接春天的到来。"喧阗钲鼓"形容音乐的热闹声音,以及锣鼓声的嘈杂;“喜迎春”表明人们以喜悦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 3. 世间多少虚名事: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世间名利的感慨
【注释】 随意:随意地 幡花:彩旗。 剪缀新:用彩绸、彩线剪成各种花样装饰。 杯盘:指酒具。 芳辛:指香辛之物,即各种美味的食品。 还欣:还是喜欢 好景:好景色 平生事:平生所做的事情。 赢得:得到。 旬馀分外春:比平常的春天多出一个多月的光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立春的诗,诗人以“随意”二字开篇,描绘了一幅随意剪裁彩旗,点缀新春的景象。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对这突如其来的春天的喜爱之情
《立春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其中“恰归旧隐再逢春,村巷荒凉草没人”这两句诗句,通过描绘一幅荒凉的村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到来既感到惊喜又带有一丝哀愁的情感。 诗句中的“官如巫祝难羞贱,家似樵渔敢讳贫”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现实:官员们为了掩饰自己的卑微,而将贫困家庭视为羞耻;而平民百姓则因为生计困难,不敢公开承认自己贫穷。这种社会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困苦。
【注释】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正、二月间。 今岁:今年。 春盘:古代的一种食器,以彩绘或雕刻成各种花鸟图案。 也胜:也胜过。 圃:菜园。 拆:脱去。 霜甲:指霜打过的叶子。 林暖梅飞遍地花:指林中梅花盛开。 闲:无事。 忧世事:为时事担忧。 勋业:功勋事业。 死尽吟诗者:死的尽是写诗的人。 得句:得到好的诗句。 聊从野叟夸:姑且向乡间老人夸耀一下自己得到的好诗句。 【译文】 今年立春
【注释】: “丝切”即丝菜,用细丝炒制的蔬菜。“登盘”指上席。“花垂”即花插鬓边,形容妇女的打扮。“幡”是古代一种装饰品。“老人总无分”意谓老年人没有享受的权利。“回施”即反赠,回赠给子孙。“诸孙”指儿孙辈。 【赏析】: 此诗为立春日所作,以立春为题,写老人在新春佳节对子孙的祝福。 首句写立春季节的时令特点。立春后,天气渐渐转暖,人们纷纷走出户外活动,而这时正值早春,所以诗人说:“丝切登盘菜
【注释】 枯槁:植物因缺少水分而枯萎。膏润:比喻滋润,使枯槁的植物重新生长。喜雨人:喜欢下雨的人。翻懊恼:指翻来覆去,睡不着觉。鞭春:打春,用鞭子驱赶春天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草木在雨水滋养下复苏生长,次句说谁不喜欢这样的好天,即喜欢降雨的好气候,三、四句说儿童们高兴得睡不着觉了。全诗意在颂扬春雨对万物的生长和人类生活的恩惠
《立春二首》是宋朝文人廖行之的作品,下面将按顺序对每句诗句进行翻译、注释和赏析。 1. 第一首: - 译文:东帝施恩似恤贫,严凝时节唤回春。 - 注释:东帝——指春天的开始。施恩——给予恩惠。似——好像。恤贫——怜悯贫穷。严凝时节——寒冷而凝重的季节。唤回春——使春天回归。 - 赏析:诗人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表达了春天带给人们的温暖和新意。 2. 第二首: - 译文:未知和气先归柳
诗句赏析: 1. 节物惊心若见催 - 解析:这句诗通过“惊心”一词,表达了立春时节大自然万物复苏的震撼之美,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惊喜感。"若见催"则描绘出春天的到来,如同有某种力量在催促着万物生长。 - 赏析:此句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含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期待。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2. 一年还见两春来 - 解析:此句表达的是立春之后,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这首诗的作者似乎是一位对春天有着深厚感情的人,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将春天的景象描绘得生动有趣。 “立春二首”是诗的题目,意味着这是两首关于立春的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代表着春天的开始。因此,这两首诗的主题都是春天。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首:才见春归春又来,春风如旧鬓毛衰。 - “才见春归春又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天涯霜雪叹春迟,春到天涯思转悲。 - 天涯霜雪叹春迟:形容春天的到来比想象中慢,仿佛被遥远的冬日霜雪所阻挡,暗示着春天的迟到。 - 春到天涯思转悲:春天到来时,诗人感到悲伤和失落,可能因为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不符。 2. 破屋多时空杼轴,东风无力起苍痍。 - 破屋多时空杼轴:破旧的房屋中,只有旧时的纺织工具(杼轴)还在使用,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东风无力起苍痍
立春二首 三阳才出地冲融,南北东西暖气同。 化化岂将求宇外,生生原在此腔中。 沿眸碧草自呈色,纤手青丝枉费工。 复顷天心从复起,扩无穷处用无穷。 注释: 1. 三阳才出地冲融:这里的“三阳”指的是冬至后的第一个月为一阳(太阳),第二个月为二阳(月亮),第三个月为三阳(地球)。三阳才出地,意味着春天的阳气开始出现。 2. 南北东西暖气同:“暖气”在这里指的是自然界的温暖
《立春二首》的注释: 青皇:春天的主神,代表春天。 震:震动,指春雷。 碧眼窥人柳色鲜:春天的景色像碧眼一样明亮,使人感到新鲜。 新得:新的收获。 残见:旧的见识。 化通天地方成圣:通过变化达到与天地沟通的境界,成为圣人。 迹脱形骸却是仙:摆脱了形体和尘世的限制,成了仙人。 真元:本原。 指点:指导、点拨。 了无声臭落言筌:完全超越了言语和文字的局限,达到了无言的状态。 赏析:
【注释】 江海:泛指江河湖海。 开:解冻,冰消。 吟望苦低徊:吟诗眺望令人伤感。 东郊:即东郊。这里指洛阳郊外。 荒墟:荒凉的城郊。 潦倒:穷困失意。 【赏析】 立春时节,万物复苏、万象更新,人们欢欣鼓舞,喜气洋洋;而作者却因仕途失意而心情沉重。首句写立春节气到来,但自己却未及与亲人团聚,仍滞留在远离家乡的外地。“人日”即立春之日。次句写在江楼上吟咏立春之典,以期能抒发自己的情怀。“犹自低徊”
【注释】: 立春二首: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两首诗《立春日作》。 衣冠:古代官员的服饰。 休休:悠闲自得的样子。 兴亡恨:对兴盛衰亡的遗憾。 土牛:耕田用的玩具,形状像牛。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立春日写的两首诗。第一首是描写春天的到来,人们摆脱了冬日的束缚,开始忙碌起来。第二首则是写人们对兴亡的感慨。 破坏衣冠得自由,三推故事亦休休。 这句诗的意思是,人们在立春之后